千年以前,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路途漫漫,行至邊塞,由衷感慨“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此時的王維被邊塞荒漠、落日等壯闊的景象所震撼,內心波瀾翻涌,賦詩抒情。當時讓王維感慨的地方便是甘肅、新疆一帶。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人們對甘肅的印象停留在了荒漠、飛石、戈壁等意象上。
然而,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50萬平方公里的甘肅,兼具高原、山地、盆地、平川、沙漠、戈壁等多樣地形,黃河、長江大小支流縱橫交錯,勾勒出了甘肅繽紛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氣息。隱藏在甘肅山河之間的座座傳統村落,不僅是西北農耕、游牧文明的遺珠,更是甘肅“多元性”的完美詮釋。
甘南藏族扎尕那村
甘川交界的天然石城
在甘肅甘南迭部縣西北的甘川交界處,有一座傳統的藏族古村扎尕那村。這里四面崇山峻嶺,猶如屏障將煩擾“避之門外”。在山巒包圍中逐漸成長的扎尕那村,猶如自然生長出的石城,藏語意為“石匣子”。這座天然石城由四個散落在白龍江流域的峽谷地帶的自然聚落組成,古樸而優美,每到夏天滿眼盡是藍天、綠山、碧水,似人間仙境,令人贊嘆不已。
扎尕那村是甘南旅游圣地,這里有雄渾的涅甘達哇神山、神奇的扎尕那地質公園、奇特的扎尕那石林等自然景觀。
涅甘達哇是扎尕那村的山神,傳說曾為扎尕那開辟了通往外界的的道路,而扎尕那村就是山神用手指摁出來的仙境。每到春夏,涅甘達哇神山公園里人頭攢動,廣袤的田地間,天很高云很厚,山很秀美,林很茂密,一眼望去繁花似錦,綠草鮮花爭先綻放,驚艷眾人。還有駿馬悠閑地在草原上奔跑,游人歡快地嬉戲打鬧,一切都顯示愜意萬分。
幾公里外的扎尕那地質公園,由巖溶地貌構造的峰林挺拔聳立,直沖云霄,令人震撼。滄桑的峰林、深邃的峽谷、冷峻的冰川,極致景象共同成為了甘南古代地質地貌的研究標本。還有遍布公園的山地棕壤、亞高山草甸土等,千百年來不斷繁衍了近140多種植被,種類十分繁多,植被極其茂盛。該地質公園還于2018年2月,被國土資源部擬授予“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作為天然石城,扎尕那村還有享譽國內外的“扎尕那石林”。石林矗立在扎尕那村周圍,如同巨型宮殿,巍峨雄偉,十分壯觀;外觀或棱角分明、遒勁有力,或褶皺重疊,滄桑古樸。扎尕那村有進入石林的通道,通道是石山斷裂形成的陡坡狀石質狹道,長百余米,寬僅數米,十分險要,曾是迭部到卓尼的洮迭古道必經的險關。走出狹道,一條十里長的峽谷躍然眼前,似長廊如隧道,悠悠漫長,綿長致遠。身處其中,抬頭看不到山外天,也看不到峽谷的全貌,只像是一葉孤舟,踱步于浩淼的宇宙中,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正緣身在此山中”。峽谷的盡頭,是相對而臥的百米高的對稱巖壁,一泓溪水懸瀉而下,聲響如雷。巖壁如同兩堵巨型“門墩”,穩穩地蹲坐在兩側,世人稱為“鬼門關”。
千年以前,吐蕃駐牧部落的后裔就是從這道“鬼門關”,一路遷徙到甘南一帶,擇益哇曲河谷坡地定居,繁衍生息直到今日。他們依山就勢采用當地黃土、碎石、木料建造房屋,形成扎尕那村。
拉桑寺是建于清順治二年的格魯派寺院,藏語全名為“拉桑貢巴青考日迪德瑯”,意為:“供神寺講修集會洲”。禪音陣陣的拉桑寺由經堂、觀音殿、財寶佛殿、彌勒佛殿組成,是當地人信仰的寄托,也是信徒們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在這里,上百僧侶日夜打坐念經,禪音繞梁,頗有空靈靜謐之感。扎尕那藏族人民還將“六字大明咒”經卷裝于經筒內,每天都特意來轉動經筒,每轉動一次便相當于念頌經文一次,信徒的虔誠之心足以見得。扎尕那村還有隨處可見的祈禱祭祀用的瑪尼石堆、修德積福的藏教佛塔等,都是藏族人民信仰的彰顯。
信佛的藏族人民們世代守候于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建造起了座座“踏板房”,以木板代瓦片,依次疊壓踏板,并以石塊和木條加固,依山鱗次櫛比、層層疊疊的老屋形成了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他們能歌善舞,山野上、老屋前,都是他們載歌載舞的重要場所。每到重要節日,男男女女一起拉手成圈,或“亦步亦趨”,或“跨腿踏步蹲”,在手臂的撩、甩、晃諸多有節奏的動作中,精彩的鍋莊舞傳承了一代又一代。此外,藏族人民們不論在勞動、待客,還是談戀愛,都會唱一曲藏族民歌,悠揚律動的歌聲響起,無限的訴說便得以表達。
神奇的扎尕那還遠不如此,在香浪節來煨桑和插箭,體會藏族人民特有的勇猛;在曬佛節晾曬佛像,體驗唐卡藝術和佛教信仰帶來的心靈沖擊;來收獲漫山遍野的青稞和小麥,來制作糍粑,釀造青稞酒,吃一口香香的糌粑酥油茶,喝一碗巴乍磨古……在扎尕那,永遠都充滿著驚喜與震撼。
臨夏回族木場村
“八坊十三巷”的傳奇地
從扎尕那一路向北,百公里外,回、漢、東鄉等十八個民族聚居地——木場村八坊十三巷映入眼簾。木場村以“八坊十三巷”為主體,這里是甘肅臨夏回族先祖的發源地、聚集地,2017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臨夏市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試點示范。
黃河支流大夏河畔,木場村百年矗立。這里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山谷平地,甘肅、青海、西藏交界地帶,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繁榮;也是甘南牧區與中原農區的結合部與過渡地帶,擁有多元文化融合的氣質。早在唐朝時,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國商人及傳教士來此經商、傳教,并逐漸形成了穆斯林聚居區。臨夏城外南關一帶則有回族開始聚居,元代至清朝前期,這里先后建起了南關大寺、老王寺、老華寺、城角寺、北寺、大祁寺、西寺、上二社寺等八所清真寺,形成了八個“圍寺而居”的教坊,統稱“八坊”。
到了清朝后期,“圍寺而居、圍坊而商”的八坊格局完全定型,并得到不斷鞏固和發展,形成了橫向六條,縱向七條的13條巷子,“八坊十三巷”也由此得名。如今的木場村八坊十三巷,占地0.41平方公里,完整地保存了回族清真寺,以及30座四合院和109座古民居。
來到木場村,要去看那些承載地域文化、風格各異的清真寺:彩飾華麗的清真老王寺、風格古典的清真北寺、阿拉伯風格的前河沿清真寺等等。清真寺內部基本由教學樓,內設教室、宿舍、廚房、凈水堂等組成,每日都擠滿了前來禱告的虔誠信徒。在這里,不論是每天五次禮拜,每周五信徒聚禮,還是每年一度聲勢浩大的“開齋節”“宰牲節”,都是木場村八坊十三巷的“狂歡”。
來到木場村,還要去走街串巷體味坊間樂趣,坊間的民俗、美食店鱗次櫛比密密麻麻,能讓人窺見莊嚴寺廟外的有趣與調皮。這里有傳承百年的葫蘆雕刻,方寸之間窮盡人間之美。還有裝飾宅院的河州磚雕,大夏河的奇石,形態各異的河州泥塑等等。
平日里游逛木場村,特殊的節日更值得遠道而來:紀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圣紀節”,“烹羊宰牛”的古爾邦節,狂歡三天的“齋月”等。彼時,不僅有節日的熱鬧氣氛,還有味蕾的絕美饕餮:油香、油馃馃、馓子、釀皮、涼粉、甜麥子、牛雜割、羊雜碎、雞蛋醪糟、糯米棗糕、糖油糕等等。這些身心的極大滿足,能以讓你流連忘返。
臨夏東鄉族舀水村
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驛站
同在臨夏,50公里外的東鄉族舀水村則擁有另一番壯闊的山水景致。舀水村位于臨夏東鄉縣東北,地處甘肅、四川、青海交界,黃河支流——洮河與下溝河的交匯地帶。就這樣,舀水村依托獨特的省域交界地理位置,以及洮河水帶來的便利水運條件,成了漢族及回、藏、東鄉、羌族等少數民族的交流地,民族間往來貿易交流的樞紐與中心,有過輝煌的商貿歷史。故此,東鄉族自稱“撒爾塔”,有“商賈”之意。
早在十六國時期,舀水地區就建有神奇的架于高空的“飛橋”,絲綢之路南道跨“飛橋”穿境而過。元、明以來,境內便成了穆斯林商貿和茶馬互市的地方。商貿蓬勃發展,舀水東鄉文化也越發濃重,尤以清真寺和拱北建筑為最。
舀水村清真寺屬于東鄉族宗教建筑,一般布局為“三堂合一”,即禮拜堂、水堂和經堂。禮拜堂在中,水堂和經堂分居兩邊,并在清真寺大門旁建一高聳的宣禮塔。舀水胡門拱北建在村落東南側,是中阿合壁式的建筑,其核心建筑為胡門門宦創始人馬伏海老人家的墓廬。墓廬都是在磚砌的長方型“拱子”上面再蓋一座墓亭,建筑采用磚雕、木雕、彩繪等工藝,被稱為“八卦”,形如八角形,層高為三。
舀水村的自然景觀也十分壯美。距離舀水村僅9公里處有一處唐汪川景區,處于洮河下游河谷地帶,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被譽為“隴上第一杏花村”。唐汪川景區依托距今3000年的歷史的辛店文化代表“唐汪川山神廟遺址”而興起。進入唐汪川的東大門,首先看到的是赤紅的丹霞地貌,它是層層的赭巖疊成的山巖,還有兩根高約百丈、青巖蓋帽,形似寶塔的紅色巨柱,即為“紅塔”。紅塔之下就是臨夏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紅塔寺,該寺建于南宋末年,依懸崖峭壁鑿窟而成。有碑文就曾記載“洮河為古枹罕地,境內不少名剎,而洪(紅)塔為最著。”
奔涌流淌的洮河也是值得觀賞的自然美景,洮河為黃河第二大支流,經舀水村由東南向西北在劉家峽水庫匯入黃河。洮河波濤洶涌、水流壯闊,沿岸有成排的楊樹、柳樹,每逢秋季樹葉變黃,與洮河相映成趣,形成了優美獨特的自然風光。此外,舀水村還有鳳凰臺拱北等著名的景點。
看過古寺,賞過激流,品過雄山,舀水村還有更多值得你品味的東西。這里的方言有音無字,古老的歷史只能口口相傳,所以那些流傳百年的東鄉族口頭文學絕對會讓你看到蕩氣回腸的史實;傳統純手工編織的東鄉族搟氈,以柔軟、舒適、勻稱、經久耐用而馳譽西北,帶給你冬日里的別樣溫暖。一場東鄉號子給你意氣風發,一曲哈利舞蹈讓你陶醉沉浸,還有美味的東鄉手抓和一條條香甜可口的酥馓,足以讓你垂涎欲滴。來舀水村,所有的享受一個都不會少。
這個夏天,不妨來一場甘肅古村之行,來扎尕那村看遍層林盡染,體驗藏族風情;來臨夏木場、舀水村感受古街古巷悠悠,山水雄渾的魅力!或是線上漫游三個古村的數字博物館,享受一場視覺的絕美盛宴。